宗徒们为这件事举行所谓的“耶路撒冷大公会议”,和长老们讨论这件事,并作出最后决定。
弥撒结束后的三钟经讲话中,教宗又再次强调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重要性。
所以“梵二”大公会议强调了《圣经》在礼仪中的重要性,并规定了研读《圣经》半小时以上,可得一全大赦。
神学训练亦应包括大公主义、宗教交谈、礼仪和教会法典。
其分析立足于大公教会的传承训导和梵二文献等文件基础之上,值得关注和重视。请大家以祈祷与教宗方济各推动的对话修和努力而同行。前言 天主教会是由耶稣基督所创立,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以反省的眼光回顾教会历史,不同时期教友与教会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处境,可谓不尽相同,既有初期教会时的亲密团体生活时代(宗徒大事录),也有中古时期教友缺乏教育、无缘接触圣经与神学的奇特现象,又有如受十八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某些有关法律主义的规定
此外,他也要会晤犹太教和穆斯林团体的代表,到爱尔福特马丁·路德生活过的奥斯定会隐修院与信义宗福音派教会的成员一起举行大公礼仪。
教会在本质上即带有传教特性,因为按照天主圣父的计划,教会是从圣子及圣神的遣使而发源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传教工作法令》2)。这是教会特有的恩宠及使命、她的最深的特征。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堂口正在推行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让平信徒参与弥撒的礼仪改革,我也趁着这次机会走上读经台,做了我们堂口的读经员,终于,我在我第一次读经的答唱咏中领悟到我生命的真正依靠—&mdash
半个世纪以来,天主教徒一直就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争论不休:它做了甚么、没做甚么;它曾经具有的意义和依然具有的意义,或它从不曾具有的意义及不可能具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