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认为新教的宣讲非常出色,但操练则弱些;佛教宣讲不多,但较注重操练。那时三治先在庆应大学经济系修读了四年的经济学,然后又到东京教育大学读了两年的哲学。
事实上,天主对每个人的爱构成了体会福音和宣讲福音的中心。凡是这样做的人,便会成为见证。给予世界生命的天主之爱,是在耶稣内赐予我们的爱、是救赎的圣言、在天大父之仁慈的完美再现。
谁会关心那些愿意寻找真理而没有人宣讲的外教人呢?谁在弥撒中听到手机铃声、孩子哭闹声更心烦呢?谁看到教友拉不起来更着急呢?谁最希望人们把天主的话记在心里呢……难道不是神父吗?你以为他们真得没有感觉吗?
三个该当遵行的基本原则是:一、见证,因为「教会的成长并非通过劝人改教,而是藉著吸引人心」;二、慈悲,它是真正的教理讲授,让信仰的宣讲变得可靠;三、对话,别无所求的自由交谈,它以爱为出发点,有助于缔造和平
日复一日,我们感受到牧灵和传教方面的转变的呼召日益迫切,因为教会的使命不是专注于自己,而是以天主对世人无限的爱来服务,藉此宣讲福音(参阅:若三16)。
由于他们分享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向人宣讲福音,圣化人,以福音精神充实改善现世秩序,为人灵的救援服务,便是执行教友传教事业。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痛失良机主耶稣基督怀着喜乐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路4:21-30),也准备向自己的同胞宣讲天国的福音,传达天父的慈爱,然而,祂的同乡们在惊奇之后的反应却是带着成见的轻视:这不是若瑟的儿子吗?
可是,我们是不是有特别不愿宣讲福音的对象呢?在社会上比我们成功的人,骄傲的人,或是其他我们看不顺眼的人——主耶稣没有这样做!若我们愿做主的门徒,理应按他的意思。
六、在此信德年内,我呼吁每个堂区和堂区的每个教友,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无论是福音宣讲或是爱德服务,或是其它方式,将福音讯息带给身边的人。
时常谦逊地委身于基督的话、接受它的祝圣,并靠圣神的感动去宣讲。这样的宣讲虽没有华丽的言辞却能打动人心,改变人心。曾有这样一位教友,大字不识几个,但却对福传事业极为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