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本来在家守贞,改革开放后,当本地有了女修会时就加入了德兰修女会。三姨和我母亲嫁到同一个村子,而且两家离得很近,大概百余米。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忙得不可开交,极少抽空回家看望父母,而是把对父母的爱和牵挂深埋心底,而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他所喂养的每一只主的羔羊。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同样,那些无法前往这些圣堂的信众,也可以通过“向天主献上他们的苦难或虔诚祈祷”获得全大赦的恩典。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已经隙大墙坏的时刻,“加阿耳和他的同族人迁徙到舍根,舍根的居民竟信任了他”。
为供儿子上大学,贫困的父母几年间辗转卖的血可以装满两个汽油桶,但儿子却在学校冒充包工头的独生子而挥霍无度、荒废学业。终于有一天,苦熬苦撑的父母发现了真相,不思悔改的儿子竟大骂父母冷酷无情。
教外村民也纷纷加入到修路的行列,还有人给神父送钱支持买料。经过16天的紧张施工,村里村外的主要街道和道路全部垫上了沙石,总长度达5000多米,从而解决了村民的行路难问题。
但大家的热情很高,听说堂区组织活动,都纷纷前来报名,没有工具就买新的,有困难的就迎难而上,出现了好多令人感动的场面。
周神父了解到枫林档溪的嘉园养老院里大部分住的都是孤寡的五保户老人,于是吩咐堂务人员用这笔善款买礼品分送给他们。12月19日下午寒风夹杂着细雨,但教友们的心都是暖暖的。
通读和翻译如下的祈祷文,除了再次感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撰写自己的“苦路祈祷文”——当然也可以和其中的任何一个对照、共鸣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