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引自〔美〕费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2这种灵魂不同方式的“作用”,在《金凤钗记》里表现的格外离奇古怪。
“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因为他常念及自己的仁慈…应许我们的祖先…”背景强调天主对亚伯兰所立永远盟约的忠信,显示基督降生不是偶然,而是天主历史救恩的延续。
圣女小德兰曾说:“看着十字架,我就不觉得苦。”——这正呼应本句所传达的灵修实操。希伯来书12:4「你们和罪恶争斗,还没有抵抗到流血的地步。」
天主教教理》第2544-2547条讲述“离弃一切”的福音精神,是“心灵的贫穷”(参《玛》5:3);圣若望保禄二世曾说:“门徒的召叫不是安全的港口,而是驶向深处的旅程”(拉丁文:ducinaltum);圣女小德兰以
德兰修女:怜悯的化身。若望保禄二世:缔造和平的使徒。众殉道圣人:为义受迫害者。愿我们在世上活出真福,来日得享天上的赏报!
不论是当代灵修大师,如荷兰籍的卢云(HenriNouwen)神父和加拿大籍的罗海荣(RonaldRolheiser)神父,还是教会历史长河中许多其他的先哲,如圣奥斯定、圣十字若望、圣女大德兰等,不但认同这种观点
生性爱笑,喜欢孩子:胡德兰修女也是白路医院护理麻风病人的修女。在她眼中,薛玲就像亲姐姐,薛玲性格开朗,平时走路、做饭时都带着微笑。薛玲喜欢小孩子。
昝神父在杨凌示范区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中献唱2005年,昝益谦在西安修院小德兰圣堂晋升铎品,并被派遣到户县东滩堂区担任本堂神父,这里教友很少,一干就是8年。由于教友少,他同时兼任西安大修院的音乐教师。
闫兰英老人说:“我在这里心情特好,各方面都被照顾得很好,我很幸福。我是一位老教友,有病了需要终傅,马志刚夫妇就会立时请神父,我在家里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清史稿》称罗聘“画无不工”,他的人物、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但他尤善画“鬼”,所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