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讲道中,教宗先对若望福音第6章门徒们听了耶稣关于生命之粮的话之后出现的反应加以评论。
万物都屈服于圣子之后,圣子也要屈服于那使一切都屈服于他的父,好使天主成为万物中的万有。(格前15:25-28)。颂谢词表达类似的思想并指出基督的王国是真理、生命、圣德、恩宠、正义、仁爱与和平的神国。
无可争议的是,世界末日和圣诞节二者本身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灾难、死亡、毁灭的日子,后者是希望、新生、和平的日子;前者令等待它的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后者让人充满平安、感恩和喜乐的温情;前者史无前例、后无来者
颂念三钟经之后,教宗谈到这几天伊拉克和非洲尼日利亚的动乱说:“这几天连续听到伊拉克悲哀暴力的消息,就连清真寺本身也遭受袭击。那是制造哀伤、滋长仇恨、严重阻碍已经困难重重的国家重建工作的行为。
通谕在“爱天主及爱近人”章节中指出:在反思过圣经信仰中爱的本质和意义之后,还要去看我们该如何去生活爱的这两个方面:我看不到天主,那真是可以去爱天主吗?另一方面,可以命令人去爱吗?
即使在国家的那个可怕的时刻,天主也向我们表明了他的爱:在被迫中断了两个多世纪之后,恢复了俄罗斯土地上的牧首之职,而教会在经历可怕的试炼里,在选举出的最高牧首圣吉洪(Tikhon)睿智勇敢的带领下,由他向至高造物主不懈虔诚祈祷下
神贫、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缔造和平、为义而受迫害,这样的人才是真福。活水只有在这样的内心里才是活水,也只有这样的内心才能感受到那水源的生命性。永恒的活水需要体悟永恒的爱方能担当。
神父解释道,继耶稣之后,这句话也是对成千上万受到诋毁的男女的描述,他们被简化为物品,被剥夺了各种人性尊严。
这疫情俨然成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为此,枢机写道:「我们需要修道人和平信徒的手来支撑世界的灵魂。但愿它们能展现出,21世纪第一个普世祈祷的意义在于重新发觉希望的力量」。
他進一步說明,今年文告以「克勝冷漠贏得和平」為主題,意義是人群不論宗教種族,世界和平是共同目標,人人都安定生活。因此今年主題思想是呼籲人們要多關心近人,因對身邊周遭的人冷漠便會破壞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