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他人的苦楚,才能理顺命里纠葛的结。力所能及地替人卸去一些心之重荷,同样会让你的心灵获得平安,人格也日趋完善。当然,体谅一个昔日的朋友,相对容易。
第二种人进了一步,“发芽”了,也就是说信仰在他心中生了根,只是不能经受起世俗及动荡的考验而最后放弃了天主的“道”;第三类人是“上等”人,“有的落在好地里,就长大成熟,结了果实,有的结三十倍,有的六十倍,
’教宗于是结论说:加大利纳实在活出了圣保禄说的那句话‘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这个结果与才斐利诺(Zefirino,199-217)教宗时期的一位名叫加约(Gaio)的罗马人神父所证实的事实相吻合。
择偶时轻看世俗,注重品德信仰,结婚后共筑爱巢,以圣经的训诫做家庭的长城,以圣神的恩德做家庭的地基,历经风雨,永远傲然挺立,无怨无悔。
若我们将我们的计划、我们的结构和我们的改革方案放在首位,我们就会陷入功能主义、效率主义和水平主义之中,我们将结不出果实。‘主义’是制造分裂和隔离的意识形态。教会不是人性机构,教会是圣神的宫殿。
在梵二会议后,这一对照已经结出了果实”。教宗府讲道神师继续说,拉丁礼传统指明“谁”临在于感恩圣事中,是基督;东正教传统指明“由谁”施展祂临在的作为,是由圣神;新教神学指明“在谁身上”实行这临在。
2016年结婚前,我和大何参加了西安教区婚前恳谈会,婚前恳谈打开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认识到男女有那么大的区别和不同,而且男女的需求也大相径庭,婚前恳谈使处在恋爱磨合期的我们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接纳和宽容
相反,祂常要求门徒们(他们大多是打鱼的「小人物」)去做「世界的光,地上的盐」,去改造世界,去「结长存的果实」。事实上,一个基督徒有本分要尽量利用天主给的「塔冷通」去做一个最有贡献的人。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遣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15:16)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和教会各级领袖人物就是天主的拣选,理应多结常存的果实。回顾一下,我们结了哪些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