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耶稣用“种子落在地里死了结出果实的图像,来描述祂死亡与复活的奥迹”(参阅:若十二24);圣保禄重拾这句话提到我们肉身的复活,“播种的是可朽坏的,复活起来的是不可朽坏的;播种的是可羞辱的,复活起来的是光荣的
我想这是修会人士今天能为世界所作的基本见证:就是今生,从诞生到死亡这段时间的生命并不是全部,人被创造是为了更崇高、更持久的事物,人被造是为有朝一日来到天主面前,同他一起生活,同他在一起。
他以自己的死摧毁了死亡,以自己的复活给世人新的生命。耶稣现世生命最後的一个星期教会称之为苦难圣周。苦难圣周从圣枝主日开始,於圣周四开始的巴斯卦叁日庆典进入高峰,在圣周六耶稣复活守夜礼抵达颠峰。
保禄指出基督徒的正义是藉基督的死亡而得到的辩白与得救的状态。(格后5:21;罗5:16)天主的国是“圣神所赐的救恩、正义、平安、喜乐。”
死亡并不是最后的答案,所以十字架的讯息需要在新的境况中重新解释;它已为复活的光芒所彻底转变。 为了完成这种重新解释,初期的基督徒得益于一个这样的来源———圣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旧约”。
水、光、生命,这些是圣洗圣事的象征,这件圣事使人进入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中,让人脱离罪恶的奴役,赐给人永生”。
教宗解释说,基督将暴力转变为爱,将死亡变为生命:"这是转变的中心举动,只有这种转变才能更新世界…所有其它的转变是表面化的,无济于事。"因此需要把基督带到世界的大街小巷。
英国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人民要的不是武器,而是粮食然而,对战争说「不」,需要对武器说「不」:「因为如果心思浮动且心灵受伤的人手中握有死亡的工具,他早晚会使用它。如果增加武器的制造、贩售和贸易,如何能谈论和平呢?」
关于死亡与复活的问题是这样提出的:至圣圣父,耶稣在死亡与复活之间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在信经里说耶稣死亡后,下降阴府。我们可以这样想吗,在我们死后,上升天堂前也先下到阴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