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渴望有人来喝水大德肋撒要求的是祈祷的活泉,从而喜欢自我付出,得到耶稣赏给她的喜乐。小德肋撒把自己献给天主的慈爱,取得了憋在耶稣圣心中的全部慈爱的巨浪!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爱在传播”,以挑战奉献自我,徒步40公里为目的,把爱的祝福带给我们朝圣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此次朝圣活动有来自榆次,祁县以及灵石等堂口的82位青年参加。
我相信,我们的教友在这样的课题中做到了自我提升。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友们自疫情初始阶段就积极投入到了防护物资的筹集和捐赠活动中。
其根源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用消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总担心别人比自己有优势,超过自己。好争的人往往内心都很自卑,总渴望从别人的认同获得自己的价值。
守斋需要施舍加以实现,没有自我的节制,便没有慷慨的给予。守斋让我们对世物不再依恋,并将节省下来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如此成为有福的神贫者(参玛5:3)。应当注意的是,节制和克制是有区别的。
选择宽恕,就是选择自我消解被伤害所造成的“反弹力”。选择宽恕,就是选择超越仇恨的诱惑,而继续去爱人。会宽恕的人,生命本身就有“自我康复力”。天主子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宽恕的榜样。
就此而言,教会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可能来自前者,如固步自封、自我主义或教条主义等等,如果梵二公会议有什么更新的话,那正是针对这些源自教会内部的挑战而言的;当然,也有来自后者的挑战,如生活世界的世俗化、科学主义的价值观
否认人的灵性存有,不对其超越性开放,人将会自我退缩其内,不能为心中最深处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找到答案,无法获得永恒的道德价值和原则,也不能经验真正的自由和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
守法是需要外在执法和监督的,因为自我约束是很值得怀疑的.问题是谁来监督?从社会角度来讲,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是靠人来监督的。
我们的灵命成长真的好漫长,就像出谷记中那背信弃义的以色列民众一样,痛苦时才会转向天主,其实,痛苦多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地走进主,没有学会舍弃和放下完全的依靠和仰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