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争时期,当时法租界和华界交界处的民国路(今人民路)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抬头望到的是被战争黑烟染成墨色的云,将法租界与华界隔开的铁栅门南面一侧,聚集着大量难民,铁栅门一打开,他们就如潮水般涌进租界避难
宋小敏先生笔名宋敏慧,其母亲、舅舅、姥姥等人,当年都曾在胡神父的教堂里避难。宋先生本人从小就常听他们讲胡神父的故事。
1937年9月,当日本军队进攻正定时,神乐院院长命令修士们进城到文致和主教处避难。虽然文主教觉得乡间更安全,但他仍欢迎修士前来。
如尚义县被占领时,日寇从城西见人就杀,共杀害中国人200多人,到城东天主堂时,堂内有上千名中国人避难,日本鬼子要进去搜杀抢掠,十几名外国籍神父修女,在比籍修女院长带领下,严把大门,誓死不让日本鬼子进入一步
修院将所有同学转移到绵竹县北关街天主堂,在堂区避难,但还是有读书的时间。1946年战争结束了,我与同学们又回到修院,在彭县白鹿领报书院继续学业。1949年,由于环境的变化,我只能回家参加劳动。
刘主教只字未提昨天的事,他示意我们坐下,接着仔细询问了我们老家教会和各自家庭的情况,然后如数家珍地说:西湾子在中国教会可是鼎鼎有名的,是蒙古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北方教会的根据地,清朝天主教会遭迫害时的避难地
日军进攻正定县城时,有大约两万人进入正定县天主堂避难。10月9日午后,日军听说教堂中藏有许多妇女之后向天主堂索要,被文致和主教(S.E.MgrSchraven,荷兰)严词拒绝。
后桑峪教友,有一大部分人弃家投奔教会在杨家坪办的苦修会去避难。中央宛平县委县政府要求村不离村,户不离户,就地展开抗日斗争。并动员百姓为在髽髻山作战的国军将士送粮运水,送弹药,救助伤员。
为此,教宗方济各今年在世界移民和难民日文告中,格外关切这个群体,并在他们身上看见在襁褓中便逃往埃及避难的耶稣。
同样,我们可以认为欧洲不是一个不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蒙受灾难的“各民族的欧洲”,而是一个无疆域的或外疆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欧洲各国的居民(公民和非公民)都将处于移居或避难的状况,因此,欧洲人的地位将是移居中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