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使用五线谱进行音律研究,加强了中西间的音乐交流,带动了我国音乐的进一步发展。至于绘画,就更不用多说了。想必对清代宫廷画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郎世宁这个名字。
相信这批热爱中国教会,始终无私帮助中国教会的欧洲教会朋友们的美好故事及其贡献都将载入中国教会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史书。
、米理朋神父、封新卯神父、施培领神父(1999)作为现代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和平使者,多年来蒲敏道神父和米理朋神父等通过友好访问及爱心合作而将奥地利人民与中国人民联系在了一起,促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西两个地方教会之间的友好交流互动
徐光启是上海第一个教友,他是明末著名的士大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我们的信仰受惠于他,直到今天。
作为他们的课堂翻译,我感觉他们不是妇唱夫随,而是相得益彰:吉姆负责理论创新,把学术界最前沿的新观点、哲学神学史上的重要概念、中西比较的视野来支持自己的体系,并用融贯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而尹玮玲则从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补充和推进
既是一篇中西对话的论文,自然而然会谈到中国文化,赖神父希望教会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文化当中,去探索它优质的可能性、神圣的可能性。
面临这个问题,面对这种夹击,西方社会科学中的东方学注定无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贯穿中西的反思,需要有中国主体和中国主位的社会科学反思。
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合作,苏乐康神父曾到大洋彼岸说服美国几十所耶稣会大学与中国大学展开交流合作……过去境外一些人经常看不起,甚至讥讽贫穷落后的中国。
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林仁用徐晓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⑺《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张国刚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从1986年开始,已故美国旧金山大学中西文化史研究所主任马爱德神父(EdwardMalatesta,SJ)向本图书馆捐赠了神学、哲学、教父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