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使这种奇妙的和谐盛行于世,人们就必须接受基督的救恩,接受爱的福音,这样才能消除现世的不平等和歧视”。
它也是与贫困、不平等、缺乏工作、土地和住房、剥夺社会和劳动权利的结构性起因作抗争。它是对抗金钱帝国的破坏性影响,即:那些强迫迁离、痛苦迁移、人口贩卖、毒品、战争、暴力等。”
重要的是各地不同的艺术实践能建设某种‘避难城’的网络,进行合作,帮助世界摆脱那些没有意义又空虚的自相矛盾,并且努力克服种族歧视、仇外心态、不平等、生态失衡,以及对穷人的恐惧”。
教宗向他们发表的讲话中回顾了50年前的慈母与导师通谕的要点,强调战胜使人类蒙受折磨这一不平等的迫切需要。教宗说,正义必须普遍得到实现。
这个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诸多的裂痕和不平等。在大约三千万总人口中约有一千万人生活在首都利马。这些矛盾在财富分配方面尤为突出。
教宗首先谈到,人类在世界各地「渴望」能源的方式导致严重的不平等,使得大地生物陷入严峻的存亡危机,甚至达到毒化空气的境地。
为此,教宗方济各鼓励众人「坚决全力对抗当地特有的各种腐败和投机形式,因为这些弊病会助长社会的不平等」;众人也要「应对极度不稳定和排斥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往往会制造残酷的贫困状况」。
今天的‘绿色经济’丝毫不关注穷人和不平等现象。方济各的经济不能仅限于生态,大地的呼声和穷人的呐喊是同一个声音,就如《愿祢受赞颂》和现在的《众位弟兄》两道通谕提醒我们的那样。
除了不平等和歧视外,现在又加上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实际困难,无法保障保持距离的“安全住所”、“用于消毒的产品”和赖以生存的“稳定工作”。
除了新冠疫情以外,我们不该忽略南半球一直存在的其它严重危机,例如饥饿、得不到医疗照护、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气候变化的各种后果,以及性别的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