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生命也意味着自我克制。
“接纳耶稣、向祂开放的人就会重生;谁拒绝祂,就将自己封闭在黑暗中,自我毁灭”。“在耶稣面前,我们不可不冷不热,‘脚踏两只船’。
我们不要让心灵充耳不闻,不要躲藏在各种确信后面自我防卫。确信有时会导致我们故步自封」。此外,在与富贵少年的交谈中,耶稣也协助他进行分辨。
唯有藉着爱:这是使我们获得自由的基督的爱,而且这爱将我们从最险恶的奴役,我们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可见,自由随着爱而增长。
“荒野”不一定是远离我们繁华都市的荒芜之地,而是一处你能每天发现自我的内里空间;在这个空间,你能走出你的“高山低谷”,并能赤裸裸地、真诚地对天主敞开心扉。
司铎不应作“梦想伟大的超人”,而是“有羊味的牧者”,也就是说,能够梦想“整个教会去服务”和“一个更加友爱和团结的世界”,摈弃“自我为是”,而是把“天主与人”置于生活的中心。
天主圣言驱使我们从自我中走出来,唯独用天主释放的温良爱的力量走向我们的弟兄姐妹。这正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向我们启示的:他被派到穷人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有所欠缺——让匮乏的人获得自由。
很多人以为同情只是施舍,其实那是救赎,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孔孟都主张“慎战”,但同时也明确肯定反击暴虐战争的合理性;墨子的“非攻”,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大意就是说那些整天泡在闲言碎语中的人很难成大器而为正人君子,实际上也不难发现一些说客,内容总不外乎对自己优长成就作“爆米花式”的宣扬夸耀吹嘘,借此哗众取宠,抬高自我身价,而对他人的缺失错误多是捕风捉影的猜测
面对我们心里和周遭的恶,不要逃避,不要逃离现实,不要封闭自我,却要各自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耶稣所说的‘自己的十字架’,怀着爱与喜乐背起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