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籍的高隆邦会陈发义神父(Fr.TommyMurphy)是中国教会的朋友,曾多年服务全国修院及各地修院,并协助很多教区与修会退省,提供灵修辅导。
信德网讯1月1日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同时也是圣教会天主之母节,雪天路滑阻挡不了江西九江教友们来圣堂参与感恩祭,庆祝天主之母瞻礼的热情。大家早早聚集到圣堂祈祷,参与弥撒。
信德网讯为了使教会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福传要求,教友聚集祈祷时将以读《圣经》、歌、舞、分享等形式进行祈祷、颂主,给福传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梵二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圣神降临,她的召开带来了普世教会的变革,但五十年了,中国教会应该思考,我们对梵二精神到底落实了多少?已经五十年了都没落实好,怎能讲与时俱进呢?
2)教会在古代和中世纪的编写工作 从热罗尼莫(Jerome,347-420年)起,教会就有不少的学者开始编写与历史、语法、圣经学和教父学等等的书籍。
他关心中国,服务中国教会,在德国培养留学生。曾经留学德国奥古斯丁的邢台教区公署主任张世斌神父告诉本报,得知雷公去世的消息,他非常难过。
为了庆祝信德年,秘鲁主教团更新了教会网站,为教友们开辟了信德年专题网站,提供信德年庆祝活动的系列信息。秘鲁主教会团主席介绍说,网站旨在以多种方式善度信德年。
基本思路:教会的自身建设需以教会的自身认识为先导,没有对教会自身的真实认识,教会的自身建设无从谈起。
自六十年代梵二以来,不同的地方教会都实行礼仪本地化,响应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可以说,礼仪本地化令教友觉得翻天覆地。但是,梵二大公会议50年后,开始有礼仪学者发出疑问,礼仪单一化是否是好事?
从教会的书、报上,我们读了大量有关福传的文章,其中也不乏有很好的建议。但我们有许多人读了那么多,但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想想福传的使命如此艰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不会福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