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教的人多了,聚会的地方就在我家里,冬天挤在屋里,夏天在院里。怎样才能让教友在一个舒心的地方恭敬天主呢?这个事成了她心中的头等大事,于是母亲和父亲商量后,动员全家老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教堂。
“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是吃主的晚餐。因为吃的时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饭,甚至这个饥饿,那个酒醉。你们要吃喝难道没有家么?还是你们藐视神的教会,叫那没有的人羞愧呢?”
多年来,我一直呼吁各堂区设法安排英语感恩圣祭,方便外籍教友善尽主日本分,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堂区及学校的设施,方便他们聚会和交谊,也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文化之优美、喜乐和祝福。
有时候由于太忙了,有的人的祈祷就只有“晚祷”了,甚至没有时间祈祷了。用最好的时间祈祷,也是我们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的具体表现。希望做父母的,带领孩子们做好每天的祈祷,培育他们“祈祷的习惯”。
大部分都是在一些城镇聚会。比如耶路撒冷会议(宗:十五)宗徒们就曾派保禄和巴尔纳伯到安提约基雅的信友团体去解决问题。宗徒之后的早期教会仍然是以信友团体的形式存在的。
去年八月在马德里的聚会,仍然临现在我心灵的记忆中。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恩宠时刻,上主丰厚的赐福于前去参加世青节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
要与其他在里约相遇的青年去体验这下一届世界青年日的聚会!你们要接受基督的爱,而你们将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所需要的见证人。我邀请你们默想这次聚会的主题「你们去使万民成为门徒!」
这些隐修士们每日凌晨就要起床祈祷,每日八次的集体祈祷是在隐修院的教堂里进行的,其中四点钟的黎明颂、六点四十五分的晨经和弥撒还有十七点三十分的晚课和十九点四十五分的晚祷对隐修士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祈祷。
下午3点慈悲串经,下午5点40晚祷,6点至7点明供圣体。她们在祈祷中与耶稣拥抱,将从耶稣内得到的爱,传递给她们服务的人。每周六,汉中的神父就会来到修女们的小院,为她们做主日弥撒。
自此,老人每天下午步行一公里,3点准时来到教堂,先在“苦路园”一处一处地跪拜苦路,然后进堂朝拜圣体、看圣书、念玫瑰经和慈悲串经等,一直到晚上晚祷结束后,二儿媳再用电三轮把他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