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十字圣号、覆手、浸水礼、婚姻合意,以及付油。在圣事中,这些元素“由经文构成”,“这经文总是从圣经获取灵感,植根于活生生的教会圣传,并由教会训导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规定”。
尼苛德摩一如我们所有人,可以仰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位:祂战胜了我们所有恐惧的根源--死亡。让我们也抬起目光,望向被钉的那位,让耶稣与我们相遇。在祂那儿,我们找到希望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改变、获得重生。
再想圣母慷慨事主的精神,天主给她指定的身份不但是基督光荣之母,也是在十字架下做赎世主的痛苦之母,颠沛困苦的人类之母,进教之佑,罪人之托,忧苦之慰。
它是圣女大德兰和圣十字若望的故乡,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它闻名世界。临近古城有一座被称为四柱台的建筑,是大德兰离家修道被叔叔抓回的地方,这里可以欣赏阿维拉全景。
就如耶稣在十字架上交出自己的生命,凡是愿意跟随耶稣的人,也应“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路9:23)。若为了耶稣而丧失了性命,一定会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这正是对上个主日福音的回应。
但每座教堂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十字圣架。在去教堂的路上,汽车或穿过闹市或越过丘陵,在拐弯处或上下坡时,会偶然看到高耸的十字圣架,心头一热便欢呼起来。 圣堂的外部环境往往使他们心生喜乐。
父亲以一名老教友的信德,在生命奄奄一息,滴水不进之际,不顾手臂输液,依然划十字,发出混浊的声音,感动周围病床所有的人们,尤其那些无信仰的人们。
所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称呼自己的母亲玛利亚为“女人”(若19:26-28)。玛利亚,这位新女人选择在每一个境遇中,特别在痛苦和死亡前,信靠天主,善尽责任,不抱怨、不放弃、不自卑。
最后,自己心爱的儿子,被人出卖、被迫背着十字架走苦路。天主子,也是自己的儿子,竟然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了。作为母亲,她所遭受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从人看来,祂虽然有过辉煌,讲道有权威、能治病、能行奇迹、步行海面、能驱魔,而且复活过死人,然而,祂自己却在生命的最后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惨痛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