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之希望的确定性首先在于它能够在天主的爱中寻获其现实性。基督徒所希望的不是一个渺茫无期、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一个实现在耶稣基督这个人身上的事实。
我曾听闻,有一位男童获父母邀请赴上海参观世博,但他却婉拒了。问他为何婉拒时,男童答说,他更喜欢留在香港,以便跟随菲律宾女佣去参加主日弥撒。这位菲佣给我们树立了福传好表样。
这一天,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联会共同携手给世界体坛带来了一个重磅新闻,双方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一旦获选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必须兼办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同时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两个运动会之主办权
母亲是青光眼,不适合戴眼镜,二弟和我儿子先后给她买了两个放大镜,她如获“视”宝,每天拿着放大镜认真地看。母亲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她的传教,她说:“传教是天主给我的使命,神父给我的任务,也是我自己的责任。”
我想起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想起曾在太原的雅松达修女,联想到身边的陈老姑姑和连日来在贺堂忙碌之余还给人打针输液,抽空还听我讲课的年轻修女莎贝和多默,突然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震撼着我。
200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据称好莱坞已经准备把她的事迹拍成电影。转自http://blog.163.com有删节)
先师达乐神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著的《玫瑰集》,当时由《申报》副刊选登其中几首圣诞诗大获好评后,不久即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答:天主应允梅瑟的请求,说:“我必亲自去,使你获得安所。”并肯定梅瑟在祂眼中得宠。四、天主的荣耀问11:梅瑟又请求天主什么?答:他请求天主显示祂的“荣耀”(kabod),也就是天主的本体、光辉、全善。
玫瑰经是灵魂的锚,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风浪中保持定力,寻获来自天上的平安与力量。
为了向附近教友们传递信仰和灵修知识,他曾手抄《师主篇》、《七克真训》等圣书作为礼物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