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廷信理部 信函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2021-05-18

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患病期间的生命价值、痛苦的意义及临终弥留时的重要性都变得黯然失色。痛苦和死亡──是每个人会经历的,身为「人类存在」的事实──再不构成人性尊严的最终尺度。

教宗公开接见:天主聆听谦卑和忍耐之心的祈祷
2021-05-27

“许多身心受伤的人请求耶稣治好他们;有的为不能行走的朋友祈求,也有将患病的子女带到祂跟前的父亲和母亲……。这些祈求都满是痛苦。万众在齐声呼求:求祢可怜我们吧!”

极诚切地为子女代祷
2021-07-06

不仅在儿女患病染疾的时候,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是注重他们的学业成就、聪明智慧才能、肉体健康、事业有成,但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面貌、灵魂状态、是否处在罪恶或重罪的状态之中,是否“快要死了”!

泰泽团体的种子:从罗哲骑自行车的巡游开始
2021-08-23

他曾尝试成为作家,但还是决定选读神学,但在数年的长期患病期间则萌生了建立一个团体的想法,借此在祈祷中具体地活出基督徒彼此修和的福音教导,并接待最需要帮助的人。

教宗赴纽约“零地点”追思九一一受害者
2008-04-21

教宗继续在全美国电视观众和在场的数千位人士的注视下,向天主祈祷说:“我们祈求你因着你的慈悲,使当天因为临在这里而受伤和患病的人获得痊愈。请医治仍处于哀悼中的家庭和在这悲剧中失落亲人者的痛苦。

11月救助炼灵,关心穷人及与现代文明理念的关系之一
2024-11-03

帮助耶稣所列出的六类需要帮助的人:饥饿的人、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体的人、患病的人、以及坐监的人,就等同于帮助耶稣。耶稣时代,这六类人曾代表了人世间所有的困境和痛苦。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在澳洲服务的神父、修女们一群快乐的华人小朋友华人教友儿童在辅祭悉尼华人公教团体澳洲华人公教团体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悉尼华人天主教团体”和“悉尼华人天主教会”,多来自东南亚、港台,很少一部分来自大陆。

司铎主保——圣维雅内神父的故事
2009-12-21

当他初到阿尔斯的时候,只有妇女、女孩子们和儿童们参与主日弥撒。因此他把走访本教区的教友家庭看做当务之急。这是他最喜欢干的工作的一部分。

约旦:教宗方济各展开圣地朝圣之旅,抵达安曼
2014-05-25

教宗走下飞机后,两位儿童献上鸢尾花,这是约旦的国花。

教宗:优先关注穷人的需求
2014-08-05

我们常常谈论穷人,可是当我们谈论他们时,是否了解这些男女、这些儿童没有生活必需品呢?第二条讯息是分享。分享是天主的逻辑,与只顾自己的逻辑相反。很多次我们把头转向一边,以免看到有需要的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