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谚语说: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说的是死期一到就得走,决不容许拖拖拉拉。但是求生拒死是人的通病,因此“生命具有不断要求彻底燃烧的性质。问题是为什么理想和什么对象而燃烧。”
现在我困居荒岛,谁还能对我忠心?谁还为我作战?我的朋友哪里去了?这是我英雄的一世下场吗?我的卑微与全球敬爱崇拜的基督相比较,真是相差不知几十万里!?(五)圣教会是神圣的,是打不倒的教会。
祂邀请我们默想这一旅程的开端,更确切地说,默想基督当初的一个事件,例如,渔网留在了湖边,税吏的办公桌停在路边,以及那位不愿丢弃财产的狂热青年人。谁若眷恋这些,谁就不适合留在祂身边。
可能由于宗徒之间平时经常争论谁为大,也可能在这次入座前宗徒们又争论起座次高低的问题来(参路22:24--30)。耶稣便在就餐前,以一个仆人的姿态挨个为诸宗徒洗了脚。
(参阅:申命纪,6:4-5)谁若愿意更清楚地了解爱的真谛,最好翻开《新约•格林多前书》第13章,加以深思默念。
事实上,谁参与弥撒,并不是因为他自认为或愿意显示自己比他人更好,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始终需要被天主的仁爱所接纳和再造,这爱藉着耶稣基督成了血肉。
这让我们想起耶稣亲口的承诺: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了生命,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世,我且叫他复活。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我看到谁,都好像老朋友,每一个人在我的眼中都是那么可爱和慈善。甚至眼前的日常用品,比如一只水杯,我见到都觉得非常高兴。
等到最后发生事情了,除了自己,你也怨不得谁了,是你太低估自己的思想和话语了。如果你刚经历了一场风暴,这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好好勒住你的舌头,不要让负面具破坏性的话语从口中溜出来。
关於这一点,我们要记住耶稣在《默示录》中所说的话:看,我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三20)。主耶稣也会在进门前先敲门!我们不要忘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