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这里的老人和管理我们的干部、服务员,都很招呼(尊重)我,再也不用看别人的冷脸、白眼了。要是和以前比较,现在是在天堂上。老人神采奕奕,脸上堆满了笑容。
此后300多年里,上海地区的教务一直由外籍传教会管理,先后隶属于葡萄牙的南京教区和法国巴黎省耶稣会主持的代牧区。1946年,中国教会建立了圣统制,成立了上海教区。
带我们寻找教堂遗迹的是彝族青年阿毕阿善,他的爷爷阿毕噶洛曾经是水普家的管家,显然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但我们看到的只是被青草和树木掩埋后的一点残迹,如几块柱头石墩、几截雕花的石板以及一些零星的石制构件等,据说在谢纯爱死后,教堂便没有人再来管理
在肇庆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重视下,2006年利玛窦仙花寺遗址石碑得以设立。12年过去了,利玛窦仙花寺遗址石碑碑文越来越模糊,以至于今日都难以辨认了。其周边环境也急待改善。
在司铎年里,我们更应该配合神父的牧灵工作,也督促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友在网上作管理,加大福传力度,吸引青年朋友到教堂来参观。带领中年教友实行一对一的福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身体力行去实行爱德的功夫。
因为天主只把今日的事赐给我们管理。“主啊!求你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参阅玛6:9-13;或天主经)。
天主的邀请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是比较不容易理解的事,因为中国自汉朝以后,所形成的传统的家长制教育和管理,很少能让孩子和下属意识到有被尊重的尊严。我们已经习惯了接受命令,然后被动地去实行。
这种主次颠倒、轻重乱位的做法,不仅让主教神父们身上的“神气”减弱,而且将教会团体“降格”为一个“公司”,进而以普通公司的运作方法管理教会团体内的各个机构。
我们现代人在“对与错”面前做出了偏差选择,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即,(1)相对主义、(2)家长制管理和(3)群体压力。
从司铎人数与天主教徒人数的比例来分析,每位司铎负责牧养管理的教友人数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理想的情况时,各地区司铎的比例应与天主教徒的比例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