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何萍苑(外贸经理)书中有关道德伦理和十诫的阐释很接地气、很实用,对人的自我约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正因为主耶稣的谦卑和自我空虚,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天父丰盛地赏报了他,耶稣被高高举扬。当我们能空虚自己,为了耶稣而留出空间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更靠近耶稣,我们会更快乐。
为此,教宗邀请众人自我反省:我是否如同加玛里耳一般,自由地冷静思考,在我的生命中为天主腾出空间?我是否像是伯多禄和若望,即使在磨难中,依然自由且喜乐地跟随耶稣?
于是,子民落入了陷阱,要求一个有形可见的天主以便能够自我识别、找到方向:于是他们对亚郎说,‘他起来,给我们制造一尊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给我们一个领路人、给我们一个领袖。
藉著青年,教会能够自我更新、摆脱沉重和缓慢的负担。传教使命对于青年是另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因为它本身就是那带来真正和持久幸福的恩典。圣召则是一个与使命密切相关的概念,每个领受圣洗的人都蒙召走成圣的道路。
教宗公开接见(梵蒂冈新闻网)祈祷不是一种为了自我心安的麻醉,只想到我自己,而是一种为世界上所有穷人求食粮的恳求。教宗方济各2月13日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时如此表示。
教宗也强调应在所有相关的价值中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为教会提供统一的准则,避免正义主义和自我防御的两个极端。前者为过去的错误感到内疚和受到媒体的压力,后者不去面对这严重罪行的原因和后果。
它具有那使青年人奋发可爱的东西:它能欣赏新创始的,能无回索地施予,能自我翻新,能迈向新的胜利。请看它,你们会在它身上重见基督的面容,那位既谦逊又明智的真英维,那真理及爱情的先知,那青年的伴侣和好友。
前者主要依靠内省和反思,靠内心中的信仰原则来自我约束,后者只靠外在的约束力来监督,人们的行为是根据别人的态度来决定的。由于两个国家的信仰不同,从而决定了其行动的巨大差异。
脱胎换骨的改换自我,严格纪律,加强自我管理!没神父时,盼神父。甚至攀比、抱怨,为什么主教不给派神父。现在神父常驻了,堂里教友也没增加多少啊!问题不是有没有神父,而是有没有敬礼天主的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