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张张纯洁灿烂的笑容,如今有的已是愁眉不展;曾经一片片欢声笑语的会院,如今却各自独自生活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很多时候想选择逃离,但总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告诉我:祈祷、克苦、斋戒吧!
向教宗方济各呼吁「对于伯多禄的继承人,我们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回应圣父的呼唤,遵循救世主的苦路,但我们还记得,我们代表使徒时代以来在东方地区繁荣昌盛的教会......其存在是真正的危险。」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义不格。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降二女于妫,嫔于虞。帝曰:钦哉!译成白话文即: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
sympathy(同情)这个字就是从这个希腊字来的,耶稣同情我们,因为他同我们一起受苦,他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并受过我们所受的苦。
读经一恭读出谷纪17:8-13「那时候,阿玛肋克人来到勒非丁,和以色列人作战。」背景:阿玛肋克人是厄撒乌的后裔(创36:12,16),是游牧民族,常袭击他人以获取资源。
14.斐理伯·纳克勒图巴·欧德拉戈(PhilippeNakellentubaOuédraogo)枢机,布基纳法索瓦杜加古总主教:曾是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成员。
美国主教团为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即将来访制作了博克网站 美国主教团为迎接教宗本笃十六世下个月4月15至20日的来访,制作了博克网站,介绍教宗在美国访问的有关消息。
感谢天主,奶奶不仅靠着那些发黄的《古史略》、《新史略》、《要理问答》、《早晚课》、《玫瑰经、苦路经》等把我带到天主跟前,她更是我读书识字的启蒙师。
再沿路向上,来到修剪整齐的绿化带,脚下是绵软的草坪路,草坪两边是醒目的十四处苦路石碑,一米高的绿色植物护栏,女贞、樱花、银杏、塔柏等将我们包围在优雅中,空气清爽而花香浓郁,即使在大汗淋漓中拜苦路,能跪在草丛上也实在是一种享受
“这是亚洲许多地方的现实,在印度主教托马斯Menamparampil的苦路默想中有对奥里萨很多基督徒的痛苦的回应。托马斯大主教是受教宗本笃十六世之委托而撰写苦路经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