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到医院或家庭里却探望生重病的人和那些被子女抛弃的老人,服务对象不分教内教外。
父亲就带着我们搭了一个不到20平米的简易棚,到了7月28日中午,左邻右舍还活着的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就都挤在了棚子下。父亲看到整个棚子都挤满了人,就带着我们又在马路上搭了一个窝棚。
2005年春节期间,福传员常到北格敬老院看望、照顾一位年逾九旬的孤寡老妇。她姓董,是一位老教友,因为多年未办告解,所以人们十分关注她的灵魂。福传员提上乳品、糕点等,屡到敬老院安慰、劝导她。
老槐树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慈祥地俯视着它下边一代代的众生,感叹着人间的暖雨冷风、兴衰际遇。在它的身上,缠绕着数不清的沉甸甸的凄美故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和老神父之间那段传奇的经历。
一位名叫申爱玲的母亲,儿子至今仍在四川平武县为灾区服务,当她听说进德公益要举办公益晚会时,主动找到晚会主持人张新玉女士,要求表演一个节目,也表达一下自己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一、我对吴若石神父的仰慕在我认识吴若石神父之前,早就听说了一些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有一位病人患有甲状腺癌,吴神父为她做了10天的脚底按摩,癌细胞居然消失了;还有一位多年的驼背老者,经过吴神父为他做脚底按摩
有一位神父的父亲是一位虔诚信仰耶稣的人。一天,他说主耶稣明天就要接他去了,并对家里人说道:“你们快打电报给我大儿子叫他回来。”
在三场研讨会上就当天辩论的最现实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比如,残疾老年人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保护老年人的国际文件,导致人残疾的疾病,残疾人的精神需求,以及教会对患病和残缺的老人的特别关怀等等。
并集中关怀被抛弃的老人、营养不良的孩子、女性以及原住民和农村地区人口的需要。
据本社获悉,当地的许多青年、老人教友参与了这项工作,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圣经牧灵委员会指出,审议工作中全面分析、逐字逐句地校对每一个段落,努力做到忠实于原作、教会训导以及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