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忧虑地提到,也门近期的严重人道危机和利比亚遭极端分子袭击的情况加重,人们因贫穷和困苦而远走他乡。
爱德就在此付诸实践:在你生活的地方,以弟兄姐妹们贫穷的方式接纳他们。”度奉献生活的男女修道人生活就是为效法耶稣,蒙召把同样的目光,即怜悯的目光带到这个世界;不是指责,而是鼓励、释放和抚慰的目光。
他祈愿耗费在军事上的庞大资源,能用于解决燃眉之急,诸如医疗、卫生、粮食、根除贫穷和守护受造界等问题。此外,天主圣言教导我们,我们的首要之务是呼求天主的救援(参阅:咏四十四24-27;谷四38)。
这福音的正义不是我们自己的理由,而是耶稣留给我们的相亲相爱、贫穷谦逊、接纳并服从天主的旨意、尊重他人权力和思想的金科玉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让我们去尽情地抱怨吧。
教宗说,社会问题包括“家庭困境、贫穷,以及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创伤。在这种环境下,民主仍需得到巩固。教会只能成为接近人的主角、关心和安慰人的实施者,决不让希望之光被夺去”。
祂不仅在感恩祭中,也在贫穷的人之中。"3.堂区应该是和平的天堂麦金莱写道:“无论规模大小或对衰落(或发展)的预期如何,(堂区)都可以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和睦和彼此相爱。
我们介绍了教宗关于冷漠的文化、战争、移民和贫穷议题的看法,今天接著介绍访谈中有关保护受造界、亲子关系、请求宽恕,以及邪恶和痛苦的问题。
他们分别是:荷兰记者布兰兹马(TitoBrandsma)神父;印度平信徒拉匝禄,人称“天主的助佑”(DevasahayamLazzaro);天主教教理司铎会创始人德比斯(CesaredeBus)神父;贫穷姐妹会和圣家兄弟会的创始人帕拉佐洛
他是主内的真正弟兄和朋友,是天主手中勇敢的工具,使这“贫穷教会与贫困者同在”的难忘经验成为可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但还有一个伟大的见证贯穿信仰的历史:那就是修女和修道士们,这些姐妹兄弟们弃绝自己也弃绝世界,以贫穷、贞洁、和服从的途径效法耶稣,并为所有人的益处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