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
原来,为了尊重孩子的尊严和隐私,这里不允许拍照。大家匆忙收起了相机,不知谁问了一句:“这些都是先天性残疾吗?”只见负责人又悄悄摆摆手暗示我们,不许在孩子们面前提“残疾或有病”一类的词。
你们共同的旅程,事实上,是给每一个人的标记:“人类尊严的赞美、希望之歌”(《望德不叫人蒙羞》,11)。
它不仅是祈祷中的慰藉,同时也催促我们以行动做出回应:关怀弱势、修复关系、重建尊严。基督的心是一团炽热的爱火,等待点燃我们的生命。
可是,令我们顾此失彼的是,专注于物质享受,也容易使我们忘记了我们人之为人的尊严,忘记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同样需要不断丰富与升华。甚至,对我们富有灵性的人类来说,精神生活,远比物质生活来得重要。
在信仰中认识了新的尊严,信友便被召,自此以后,生活度日只应合乎基督的福音(斐1:27)。藉着圣事和祈祷,他们领受基督的圣宠和基督之神的恩赐,使他们有能力度此生活。
在冲突局势下,许多无辜男女和儿童惨遭杀戮,其尊严和生命的恩赐被无情剥夺。和解进程的目标应从谈判桌转移到孤援寡助遭受严重侵害的人身上。最后,只有与天主建立亲密关系,才有可能踏上和解之路。
夫妻双方应怀有敬畏基督的心,相互服从,这正是在灵性生命中的成熟表达,使得两性彼此的吸引的美不局限于引起肉欲,而是激发我们内心的惊叹与尊重,这也是天主赐予性爱最高的目的与尊严。
这是一种在自由中达成的秩序,即在一种符合个人位格尊严的方式下,就是那些以每个人理性的本质,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起责任(注3)。和平不是一个梦想,和平不是什么虚构的事物;和平是有可能的。
愿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世界的不幸、看到弟兄姊妹因被漠视尊严所受的伤痛。愿我们承认我们被催促要聆听他们的喊寃!让我们走到他们当中,支持他们,使他们因我们的临在、我们的友谊、我们的手足情,而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