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他舍弃高官厚禄而远走他乡潜心修道的根本原因。十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语)。陆征祥是中国人民的光荣,是中国天主教会的光荣。
长大后,她也曾行走在修道的路上,但后因诸多不可抗力因素,被迫遣散回家。她回家后,不仅参与辛勤劳作,而且保持着童贞,每天向天主跪拜祈祷,但终究没有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不久之后,当田枢机访问维也纳的圣言会大修院时,主动要求让弥修士陪伴他的生活。从那时起,年少的弥修士就萌发了去中国服务的想法。
庞贝玫瑰圣母的基本启示就是劝导我们在信仰生活中要热心念玫瑰经。就好像这里到处都有的标语:你若想得救,就要每天念玫瑰经。我想在本文中,重点重温一下,教会对玫瑰经的教导。
主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慷慨之心,在社区、家庭和空置的修道院中接纳难民。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判断力、责任心,但更需要勇气。”
张梓磊的三儿子十多年前在工厂工作时发生了意外,英年早逝,因此每月工厂给老两口一人一份生活补贴,两位老人俭朴惯了,省下的钱大都捐了出去。临终时,张梓磊还嘱咐,葬礼操办一切从简。
在那不可见的奥迹的众多可见标记之中,其一是祭台;它象征基督活石,为人所摈弃,却成为角石;藉着它,我们才得以心神以真理向生活的天主呈献属神的敬礼(参阅伯前2:4;弗2:20)。
不久后,进院修道的人络绎于途,如过江之鲫。之后熙笃分院如雨后春笋,遍布世界各地。熙笃修道院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死去的修士的灵魂是如何拜见上主?以及修士的魂灵如何在梦中向斯德望转达天主的圣意?
值得一提的是圣母院北首的袁氏家族在这段时间内出了叔侄、兄弟、姐妹等数十位修道人员,其中有著名的袁方、袁达、袁思、袁文宰、袁鹤清等神父,实数恩宠家族。
我修道的时候把名字改成了现在的申合修,意思是通过修道、修德与天主合而为一。1988年我在安阳教区边服务边学习。1992年入北京全国修院,1993年被选派去美国进修。1997年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