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看见这些群众,就上了山。他坐下来,门徒们一来到他身边,他就开始教训他们说:“……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怜悯。”(玛:5:7)前些年,我极少进堂,只是在大瞻礼才会去望弥撒。
每当看见别人的丈夫升官发财,看见别人家买房买车,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她不止一次对我说:“信教能给你带来什么?”从来没为家务事争吵的我们竟然为了信仰问题大吵了起来。
在感官文明的引领下,只相信那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和可以用五官感觉到的事物,以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目力之内。
因此,要让椅子本身,以及主礼坐上去时,都能清楚地被会众看见。主礼座椅不只是让主礼坐下来的地方,更是主礼主持和积极参与礼仪的位置。
心里顿时来火,刚想骂几句解恨,一抬头却看见车前雨刷器下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手机号码,落款写了个董字。心想可能是推销什么汽车产品的电话,随手便扔在了地上。
上主与我们同在,但常常并不让我们看见。当生活中的事务变得异常黑暗时,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想走下十字架。这是一个明确的时刻:越接近黎明破晓时,夜色最为暗淡。我们什么时候走下十字架?
八十年代初,我那时很小,每次到姑姑家去玩,都看见她家住着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并常看见姑姑用自行车改装的车子带着老太太去教堂念经,祈祷参与弥撒。
难怪有些教外人说“我本来想信教的,但我看见这些人的行为,我就不信了。”甚至有个别冷淡教友还这样说“我本来是想进堂门的,但我看见这些人我就不去了。”看看,榜样的力量有多大!
孩子们抬起头,看见一道不朽的光芒在乌云上空闪耀着,这道光芒指引着他们穿越了黑暗。晚上,年轻的母亲对自己说:“今天是所有的日子中表现最好的一天,我让我的孩子找到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我看见这种人心里就来气,还是不见心静,所以就不愿进堂了。我想,表哥是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信仰的不是天主,而是人。这些言行不一的信天主的人令他失望时,他把罪责归于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