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讲道中,张主教和大家分享了死亡对于一个笃信基督的人所蕴含的意义,他说:死亡是生命形式的改变,灵魂是不死不灭的,信奉天主的人有福了,因为天主是慈悲的,只有在天主那里,才能享受永远的平安和福乐,大家来到墓地
艰难地飘向远方那是对生命干渴的绝望吟唱干裂的土地,似也在为祢哀伤天空低垂,像一块破旧的幕帐祢的汗水、血水,一滴滴流淌融入这满是受伤与苦难的土壤那杯醋酒,被递到祢的近旁酸涩的味道,刺痛着祢的口腔祢轻轻尝了一口,却不再饮尝这尘世的安慰,怎能解祢灵魂的渴望祢的目光
然而,我们在照顾灵魂上做了多少呢?一座装饰精美的建筑物如果没有人住,就是一个毫无生机的博物馆。同样,一个外在健康美丽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灵魂,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
儿子为植物人的意大利妇女问教宗:圣父,我儿子弗朗切斯科的灵魂,自从二00九年复活节那天他成为植物人后,就离弃了他的身体,看他已经不再有意识,他的灵魂是否还就近与他同在呢?
第三方面,他们是“灵魂的饥饿”。这种“灵魂的饥饿”,可能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然而,“灵魂的饥饿”却推动着人寻找“天主”,接近属于天主的人。所以,他们一大群人,跟随主耶稣和祂的门徒而来。
临终时,也将藉着你的圣体和圣血,获得我们灵魂的补赎和慰藉。阿们。●天主经、圣母经各一遍●第九篇祈祷文:主耶稣!天地的君王,喜乐美善之源。
1、凡教友死时没有大罪,但有小罪过失的,和所犯大罪通过告解已得赦免,但尚有暂罚的,灵魂都必须先到炼狱里去做补赎,做完补赎方可升天堂。
我们天主教传教士———筑造人灵魂的工程师,何不提出应战性回答:时间就是灵魂———人的超性生命;效率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挽救更多人的灵魂。
古今中外,普天下凡有血肉之人死后都盼望灵魂升入天堂,但升入天堂是要付出代价的,故此,历代祖辈都劝勉人生在世,要做积德行善、求赦补赎、躲避罪恶、戒立恶表、进修谦逊之德、乐善好施、忍耐克制等悦乐天主之事宜。
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变得心浮气躁,过分追求感官的刺激,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做事缺乏必要的耐心、恒心、信心和决心,遇事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切都跟着感觉走,渐渐失了方向,遗失了本真,丢失了自我,丧失了宝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