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青年是不折不扣的“礼物”,教会要把重点放在“陪伴”这个关键词上。这些青年虽然生在世俗化的环境里,但是内心对天主的渴求从未减少。
在这个时代,法律的力量、怜悯这个关键词,以及相互尊重的合作将会迎来一个更公正、更人性化的文明。”(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还有另一个指示性的迹象:福音用阿拉美语报告了耶稣的关键词。“厄弗达”意思是“开了吧”(beopen),愿耳朵打开,愿口舌张开。
教宗阐明:第一部分是“赞颂天主在圣母身上施展的威能、天主子民圆满遵守盟约的微观世界;第二部分是天父在祂儿女历史的宏观世界中的化工”,通过三个关键词实现,即:记忆、慈悲和许诺。
教宗的讲道围绕着脆弱与希望而展开,这两个关键词伴随四旬期走向逾越节的旅程。圣灰礼仪提醒我们认识今日的我及未来的走向。低首领受圣灰的仪式,是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邀请。
他说: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教会和社会中我们不该害怕说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关怀’,知道将自己手中的东西、自己卑微的能力让天主来支配,因为只有藉着分享和给予,我们的生命才会结出丰硕果实。
聚焦巴黎的所有留言,最终凝聚为两个关键词:祈祷、谴责。祈祷和谴责,意味着局外人关注、同情受害者,并选择性地站在他们这边,给予道义上的支持。
教宗指出对话的重要性说:「和平的关键词是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与人民的对话,以及民众的彼此对话。」在家庭和社区中也需要对话,「必须开诚布公地与人交谈,倾听他人的看法,容许别人纠正自己」。
教宗然后用英语邀请大家重复家庭的三个关键词:对不起、请、谢谢,并且强调了吵架不过夜的重要性。教宗说不存在完美的家庭;缺乏宽恕的习惯,家庭就会生病,逐渐崩溃。宽恕意味著有所自我牺牲。
「冲突」是教宗谈论的第二个关键词。教宗指出,如果以常见的「分类」来「解读」教会,也就是「右派和左派、进步人士和传统人士」,那么教会最终会四分五裂、立场两极、动荡不安,而且背叛自己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