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圣经》中的保禄书信。它使我们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压力感、危机感。我们每个基督徒在日常的信仰生活中如把这句话烙在脑子里,并深知其含义,一定会去福传,并能结出硕果。全员福传,果实联连。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保禄宗徒在致斐里伯书信中知足知恩的感受:“我知道受穷,也知道享受,在各样事上和各种境遇中,或饱饫或饥饿、或富裕、或贫乏,我都得了秘诀。我赖加强我能力的那位,应付一切。”
无论我们是读出谷纪、圣咏、先知书或福音及书信,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心火炽热。从神圣的感恩祭内,从圣言和圣体中汲取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确信主基督临在于他的圣言中,否则,在“擘饼”时我们也无法认出他来。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您的祈祷中多了个小女孩,您便多写了一封封书信———即使是只言片语……还记得吗?年过七旬的您,因我一封信,便由献县到泊头去看我,任性的我却因挫折而逃避您。
芹的姐每天都参与弥撒,听神父说玛窦福音五、六、七章是法律的总纲,她就经常读,反复读,读多了便背会了,当然还有雅各伯书信。
主又感动全国各地的弟兄姐妹及主内前辈与我书信交通,给我安慰。看见我的人都说我变了,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主的恩典,89年我家建了新房,父亲把我从小黑屋中搬进新屋,那时我已经可以坐在轮椅上传福音了。
这次的活动,设计了合唱、舞蹈、保禄书信背诵及独唱等竞赛项目,希望让青年们藉由准备比赛的机会更认识保禄,共同脑力激荡发挥创意,表现出现代保禄使徒。
教宗特别围绕《圣伯多禄前书》中的部分章节突出强调:这篇书信的中心是基督的形象。
张老夫人读到书信后,遂命家人退后三尺筑墙,修一个三尺宽的巷子。叶家得知原委,深表敬意,便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的巷道便增为六尺,“六尺巷”从此传为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是多么美好豁达的精神境界。
圣保禄在写给斐理伯人的书信中曾如此赞赏弟茂德说:‘我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诚心关照你们的人’(斐2,20)”。教宗说弟茂德生于吕斯特拉,母亲是犹太人,父亲则是希腊外邦人。出生时没有接受犹太人的割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