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让“对生态责任的意识”成长,基督信徒和佛教徒共同的努力不仅能够为尊重大自然,也为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作出具体贡献。
人人应当抵拒那令我们袖手旁观的个人主义和冷漠,却要本著责任感和整体生态观念,进行生态皈依,以人性尊严为先。与会者表明,泛亚马逊地区的环境恶化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
耶稣会总会长苏萨神父(梵蒂冈新闻网)正值「社会正义与生态秘书处」成立50周年之际,耶稣会社会使徒工作第二届大会于11月4日在罗马拉开帷幕,该秘书处主任杰亚拉伊(XavierJeyaraj)神父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5月6日发表一份文告,向「亲爱的佛教朋友们」祝贺卫塞节,期许佛教徒与基督徒携手推动生态教育。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印度尼西亚(梵蒂冈新闻网)“西班牙农村,福传挑战和照料受造界”,将是9月13日、20日和27日在马德里举办的整体生态研讨会的主题。
儿童受教育(梵蒂冈新闻网)支持教宗百年通谕基金会今年10月在线上举办了两场国际会议,主题为「促进人类经济的整体生态里程碑」;其中的第二场,也就是10月30日举行的会议,主题是「教育和培训」,强调了人类若想改变世界
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加拉格尔总主教9月30日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线上峰会发表视频讲话,呼吁落实“整体生态”,以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作为天主的儿女,基督徒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基督徒不能当守财奴,而应该学会生活。该花的钱,不能吝啬;不当花的钱,应当珍惜。
二、旧约的死亡观旧约中很少提到有关人死后世界的事情,但这并不意谓着肉体死亡生命即消失。子民对死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认识,下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