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中国时,郎世宁被康熙帝以艺术家的身份召进宫中,成为宫廷画家。他努力学习汉文和满文。 康熙帝驾崩。
康熙还亲笔题匾二幅:“通今佳境”(1675)“万有真原”(1711),悬挂在教堂正门的上方。康熙写的对联为:“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
汤若望是当时唯一一个能知道天花的破坏性影响的人,于是他从大清帝国的长远考虑,建议一定立一个曾经出过天花的皇子当皇上,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康熙——玄烨。
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
【摘要】清朝康熙初年爆发的钦天监历狱是天主教在华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国天主教传教活动造成了重大影响。而这次教案的发生并非仅仅局限在宫廷,全国各地包括江西省都未能幸免。
一部反映在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王朝中服务,并通过文化艺术开展福传工作的耶稣会伟大的传教士郎世宁(JosephusCastiglione1688-1766)修士生平事迹的电视剧,正在紧张的摄制制作之中
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天津段良)献身生活年祈祷文(上海潘国敏)哀悼基督(上海俞新华神父)佘山圣母大殿(上海俞新华神父)[page]康熙为北京宣武门教堂所题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
康熙五十七年(1718)吴渔山以八十七岁的高龄病逝于上海,葬于大南门外陆家浜南岸圣墓堂。此墓地几经搬迁、破坏和修葺,最终湮没,后人对墓地演变历史及墓碑内容不甚了解。
建昌营镇传教的开始是唐山教区教会历史的开始,早在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法国传教士巴多明(DominiqueParrenin)神父的信(1710年于北京)中提及耶稣会在永平府建昌营一带给新教友施洗。
1661年,康熙6岁登基,辅佐大臣鳌拜和苏克萨哈主张恢复祖制,不用西洋新说,一个低品级官员杨光先自称懂得历法,上书弹劾汤若望。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