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年防治麻风病日主题:1996年:麻风防治是跨世纪的事业,基本消灭乃本世纪的目标1997年:让每个村庄的每个病人都得到关怀与治疗1998年:麻风病与全社会1999年:社会关怀——麻风康复者的希望
现任董事局委员的李百灏是扶康会前主席,多年来在港推动有关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复者及自闭症人士的服务,十五年前他又与方叔华神父在澳门成立澳门扶康会,扩大受惠者范围。
随着修女人数的增长,新修会创办的服务中心和工作范围也在增加:从麻风病院到康复者恢复工作能力中心,以及救助被弃儿童或孤儿机构,无所不有。
白露麻风村始建于1953年,病人高峰期曾居住过900名麻风病患者,现在,大多数麻风病人已康复出院,目前仍在这里居住的,还有一名麻风病患者和43位康复者,由薛玲和兰州来的另外两名修女曹婧云和胡德兰照顾。
修女们需要经常同康复者去汉中市为病人购置物品,有时不能赶回疗养院吃饭,她们就同康复者在一起吃饭。虽知道痊愈病人已不具备传染力,但同他们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对我来说仍是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随著修女人数的增长,新修会创办的服务中心和工作范围也在增加:从麻风病院到康复者恢复工作能力中心,以及救助被弃儿童或孤儿机构,无所不有。
再后来,她想去云南服务麻风病康复者,但修会很体谅她,跟她说,云南那么远,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家里老人又岁数大了,随时可能需要人照顾。但她自告奋勇一定要去,一直跟修会要求。
原来,闫修女生前曾在河北石家庄市冀联医学院就读,毕业后在河南长垣和濮阳诊所服务,后又到大名诊所服务,并曾奉派遣到云南文山小黑箐服务麻风病康复者。
所以,病人为了继续留在受保护的医院内,不惜撕破结痂的伤口……面对着麻疯病康复者在回归社会时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办的这些康复中心开始安排痊愈后的病人参加的职业训练——让一些病人从事为自己纺织绷带
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蒲神父等与米神父合作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内,从教会项目到社会发展项目,尤其与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关爱麻风病患康复者等项目,其贡献最大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