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粒麦子当它具有生命活力时,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会产生新生命,这是死而复活的生命,所以使徒保禄所说:“因为如果死人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
教宗首先以复活的耶稣的话语问候众人:愿你们平安!(若廿19)。教宗说,平安是上主经历苦难并战胜死亡之后向门徒们亲口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赐予他们的第一项恩典。
耶稣的生命、死亡及复活,是天父内心的最高体现。“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6:36)慈悲是耶稣渴望我们该走的路,好能表达我们的信仰之余,同时建立有福音精神的人际关系。
祈祷的这段强烈时辰在复活前夕守夜礼中达到高峰,在特别浓厚的气氛中举行。
教会礼仪年的高峰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即纪念主的晚餐、主的受难死亡和主的复活。每次举行主的晚餐都是在宣告主的死亡和复活,并期待祂的再来。
耶稣说:“复活在于我,生命也在于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
基督的复活证实并强化了这一希望,以至于当他初次显现时,他的门徒们以为天主的许诺立刻就会实现,从而翘首渴盼。复活的基督告诉他们:唯有天主知道那“时间和日期”,而他们却将领受圣神的能力,去为他作证。
若不慈悲就没有和平帕罗林枢机强调,复活主使祂的门徒,即祂的教会“成为慈悲怜悯世人的器皿”。“教宗方济各是个光辉的见证人,让人看到教会温柔俯身亲近受伤的人,以慈悲的香膏医治他们。
题目涉及:世界的最后终结、人类灵魂和肉体的最终命运、死亡和复活、审判、炼狱、地狱、天堂等。在现代神学中,末世论这个神学课题越来越受到神学家们的重视。
,从耶稣的心中涌出了活水的江河,这样我们才可以领受圣神,以洁净内心和圣化自己,这一观点,把圣神降临节与耶稣的苦难紧密相连,但接连发生的事件好像把他们分开了,然而事实上,他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苦难产生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