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会士,在会士与主教有冲突或紧张时,我虽然努力保持中立,但在理由不明时,我对圣统比较表示尊重。在牧灵福传工作方面,修会本来就是站在辅佐的地位,一定要和当地主教共融合作,服从他的命令。
所以,彼此间的对话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话才能互相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才能避免冲突,互相尊重,彼此共存,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教会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融合当地文化。
高春平讲话中胡永生神父事迹的发起人宋敏慧在讲话中说:79年前,战火纷飞,血雨腥风,视百姓如亲人的胡永生神父为了保护姐妹们不被凌辱,经常与日军发生激烈冲突。
如果我国宗教忘掉自己身处何地,一律向外国宗教看齐,照搬照套外国办教模式,把外国价值观奉为圭臬,甚至甘愿接受外国势力的指令和支配,就会同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产生冲突,违背各族人民包括信教群众的共同意愿,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的思念特别转向伊拉克这个被深爱的国家,它在朝向未来稳定与修和的道路上,我们继续看到暴力和冲突的上演。
三、价值观差异和冲突对明代和清代天主教传教活动所遭遇的困难,以往的看法集中在礼仪之争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冲突上。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当时中国的封闭性和传统性。
其第15条规定:任何冲突之一方,得直接或通过一中立国或人道主义组织,向其敌方建议在作战区域内设立中立化地带,保护平民。其附件一是《关于医院及安全地带与处所协定草案》,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南市难民区的影子。
祭祖或敬祖,是中国最古老、流行最普遍的文化习俗,也是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最容易产生礼仪冲突的关键所在。中文拜字不仅用于神灵,也表示对人的尊敬。中国远古先民时期,祖先崇拜就已经存在。
即使今天处于因分裂和冲突导致撕裂的世界中,基督的福音仍以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召唤人与人的相遇,认出他们彼此是弟兄姊妹,并在多采多姿样态中和谐相处。「因为祂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二4)。
A:具体的困难主要因为和老百姓的关系,基层政府一般处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第一线,和老百姓的冲突会经常发生,小事情也会变成大事情。基层干部也很累、很辛苦,面对的是直接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