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份信仰,使她没有被艰难的生活压倒,毅然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自学裁缝手艺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位农村教友的儿子患淋巴瘤,住不进医院,母亲将他们母子接到我们家食宿看病。
下班后从不看看圣书与主交流,更不说去教堂,每天晚上都要去别人家一看就是十几点钟,信仰渐渐淡漠了。年三十那天,我决意去县城买电视。
那么,你就摆脱一切阻碍,大胆的来投奔耶稣,信仰耶稣,依靠耶稣。让耶稣掌管你的生命,你就必会得到耶稣的应许,“我来,却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这,或许为他们的信仰,是一份美好的希望。在学习《天主教教理》时,所用的课本也是“信德”出版的。神学毕业时,信德更是提供了很多书籍来方便使用。
身份的转变,信仰的改变,使我非常渴望在新的生活里,更多了解教会的道理和新知识来充实自己。
看来这是件小事,可她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影响了我一生。时过多年,母亲的教导声声在耳,记忆犹新。我常对孙子讲这个故事,也让他们不要忘记是基督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违背天主的诫命。
后来有人向她讲了天主教的信仰,神父、教友也多次上门福传,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丈夫坚持进堂慕道,然后再向躺在病床的妻子转述学到的要理,李汉芳逐渐认识了天主,内心不断涌起对天主的渴望,她决心要加入圣教会。
信德网讯沧州教区陵上寺堂区主任司铎李义来神父看到堂区教友的灵性的生活滞后不前,深感堂区的更新与发展,教友的境遇要改变,信仰热情需要提升,于是成立了堂区青年团、若翰福传团等基层小团体。
教宗告诉他们:教会受到俗化的威胁,必须加强科学与信仰的对话,提醒人们追求生命中更高的价值。今天的社会对俗化和世俗性经常纠缠不清。
我非常庆幸自己是一位天主教徒,我的信仰是母亲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我是出生在中国大陆最不景气的年代,幼年时正值文革。在我十五岁之前,是绝对没有条件走进教堂的,母亲的膝头就是我和姐姐的第一所要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