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他设计搭建的每个教堂都挤满了微笑的塑料人,有时多达200个。“我的(教堂)挤满了人——这的确是我特意为之。……当人们看到我的作品时,我希望能在内心激励他们理解所信的价值”。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全心专注于为教友听告解,有时,一天在告解亭中17小时之久。卡尔洛神父去世时年高90岁。玛利亚•加大利纳•弗拉纳根是圣女布里吉达至圣救主女修会的修女。19世纪末生于英国伦敦。
教会需要像圣女德肋撒那样的心怀,吸引人们去爱、并使人们更接近天主的心怀;藉由很多可用的方法、措施和体系,有时这会让我们偏离实质。
(有时亦译:玛达肋纳。)显然,两岸简繁体版无论《每日礼赞》《每日诵读》还是《感恩祭典》中对今天(7月29日)纪念日的第一句介绍(“玛尔大是玛大肋纳与拉匝禄的姐姐”)是不正确的。
我们这里有一个教友妇女,她的丈夫不尊重她的人格,碰到不如意事便拿她当出气筒,轻则用恶毒粗鄙的话语辱骂,这样做了还不够时,便拳脚相加,更令人难堪的是已读初三的儿子竟效法其父,照样对母亲恶言污语相向,有时也会伸手掴其母亲的耳光
它有时是指天主对整个创造界的宏伟计划或蓝图(如:弗1:9—10),也就是宇宙和人类存在背后所隐藏的天主的目的。 说天主的计划就是在说:存在具有一个意义和方向。
以后数世纪中的基督论反省虽然有时使用很艰涩难懂的词汇,但其实最终都来自耶稣所说的“阿爸”一词,来自它所表示的那种共融和同生:“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11;10:38;17:21)。
有些青年在这天晚上提出了畏惧和没有安全感的经验,对这些问题有时司铎、教育者和家长都哑口无言。教宗即席讲话,指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在世生活中也体验到了沙漠和天主的缄默。
即使教会内部的人,有时也会因为生活工作习惯而使信德的光芒暗淡下来,而教会的美丽灿烂也会因为教会人员的罪过和软弱而遭到遮盖。
有时我们内心没有惊叹的空间,只是用来组织去聚会,享受聚会。创造圣诞场景是为了让我们回归到重要的事物上:回到降生到我们中间的天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