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为标准即是耶稣以身作则所树立的楷模,还该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恰恰与世俗思想针锋相对,世俗让我们谋取高位,他却要我们无限谦卑;世俗告诉我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却让我们牺牲自我舍己为人;世俗常说:
哪里有出于私心而控制、占据、利用别人,将人商品化的现象,自我封闭的傲慢就会在那里出现,人就会变得贫穷、失去尊严、受到伤害。
教宗于是指出:谁若不奉献自己,他所奉献的就总是太少,甚至有时设法用金钱和物质事物来换取自我奉献的心和义务。降生成人的奥迹在指出天主没有这样做,祂没有给出什么东西,而是藉着唯一圣子将自己赐予我们。
谦逊由自我反省开始,即我们能否从良知的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反影。我想,堂区教友渴望在神父身上看到的谦逊并非甚么大事情。
这正是我们所惧怕的地方,因为我们想自我掌控。因此,教宗指出:为明白这些新命令,我们需要那由圣神而生的自由,圣神拯救我们,安慰我们,赐予我们生命。
,我们常会信以为真,不断传述,扩大其负面影响,但却忽视了光明圣善和许多精英典范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忽视了那么多追随基督、舍己为人、坚持真理正义、奋斗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志士仁人,忽视了那么多为传福音牺牲自我甘贫轻世吃苦耐劳的先进优秀
教宗又说:我们必须把基督带给他人,与他人分享喜乐和希望,就像圣母玛利亚把基督带到人心一样;我们应该进入冷漠的迷雾,但不迷路;我们应该走入最黑暗的夜晚,但不被黑暗控制而迷失自我;我们应该倾听他人的幻想,但不被幻想迷惑
同时法师又对在这里服务的修女们说:你们就是我们的姐妹,在你们服务的工作中,基督耶稣的那种牺牲自我、利益他人的精神又重现了,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上帝也是我们佛教徒敬畏的伟大的神。
当我这样去做时,依然感觉自己没找到生命的意义,原本以为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然而事与愿违。于是我开始问天主:我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才能使我的心灵得到满足?
在三年的传教期间,总是以救苦怜贫、疗愈疾患等慈善活动来配合自己的宣讲,他让人们谦卑诚朴,自己首先谦卑至极;他让人们互助友爱,他则率先对那些聋瞽瘸跛,身有残疾者伸出援手;他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钉十字架,借此完成他牺牲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