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明爱和许多非政府组织也加入到了援助行列中。在西班牙国际合作机构召集的紧急会议上,制定了专门的援助计划,为印尼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建立空中走廊运送紧急赈灾物资。
第一座建于1877年,由味增爵会的德明远神父所建。当时的黄土港属北京教区宣化总堂区。德明远神父于1870年底,接替樊国樑神父任宣化总堂,他在此工作了一年。
另外,国际明爱会作为民间团体参与者也参加2015年的世博会,拥有自己的展览空间。展览所要表达的核心讯息是:为增多而分享——擘饼,它诠释了明爱会对抗饥饿悲剧的全球运动。
尼泊尔明爱主任皮尤斯•佩鲁玛纳神父向本社介绍说,我们天主教会是一个弱小的团体。鉴于这场灾难的规模,我们也要依赖国际援助。四月二十五日,尼泊尔遭遇八点一级强烈地震,首都加德满都沦为一片废墟。
而刘国鹏博士的《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一书则摆脱上述不足,利用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令人耳目一新。
日前,参加了北京宣武门堂组织的朝圣团,到欧洲五国进行了朝圣,朝圣结束时,带队的大兴区牛坊教堂刘哲神父组织大家进行了分享,讲述每个人对主的热爱和属于自己的信仰生活。
从中我们了解到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在宫廷如何“鞠躬尽瘁”,“恤死报勤”(汤若望碑文),知晓他们“勤敏监务,敬寅恕属,德业兼著”(刘松龄碑文)。这些碑志以两、三种文字同刻一碑之上,是其最具特色之处。
2004年1月17日原严规熙笃会会士钟志廉神父(俗名钟明,洗名西满,会名志廉)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安息主怀,享年83岁。
圣若望从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来说明人类历史的意义”。教宗于是讲解若望宗徒在《默示录》中所要传达的最基本讯息,那就是:“圣若望在神视中看到一只好像被宰杀的羔羊竟然挺立在坐在宝座上的天主面前。
1951年,外国传教士驱逐出境,教堂的活动也随之停止,教堂被村委会占用,直到1983年才开始恢复活动,1999年教堂得到落实,归还教会,并开展正式的宗教活动,由代管的刘明剑神父举行了复堂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