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我父亲临终前,我本想请神父到家里行终傅,但因为神父们当时都恰好有事在身,于是我就去找主教,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件事让我至今想起来仍然非常感动。”
为了反抗管教严厉的父亲,他辍学离家、流浪社会,自然结交了一帮坏朋友。古人说:“为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生,日有所长;为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消。”
神父是教友的亲人,我把沈神父当做父亲看待,每次探亲,给年迈的母亲一份礼物,同样给沈神父也是一份礼物。中风的人,特别怕冷,往往冷得发抖,我对老伴说:“神父怕冷,给沈神父做一件丝棉袄吧!”
当时有四种人最被贬抑:孩童:孩童是父亲的财产,可以由他任意处理。当时堕胎、杀婴非常普遍,一半的孩子活不到八岁。
教宗在弥撒中为欧洲的良知呼吁说:不可能向天主敬礼却不保护作为天主子女的人类,也不可能服务人类却不问谁是他们的父亲,并答复有关他的问题。
他放弃并不断地放弃着居家的美好与舒适,却踏上并永远地踏上了那条很少有人涉足的道路;他放弃并不断地放弃着父母双亲的呵护与骨肉的体贴,却踏上并永远地踏上了那条注定要一生给予的道路;他又怎能够忘记离家时母亲眼中的热泪,父亲的背影
小姨告诉我,十余年来她在昏天黑地中、在死亡线上徘徊,是主内兄弟姊妹引领她入教,在耶稣像前她无数次痛哭流涕,主神奇的力量使她清醒、平静,虽不能明了天主加给苦难的意义,但她相信天主是仁慈的,天主是父亲&hellip
教宗最后叮咛在场的出席献花仪式的信友们,圣母今天向我们说:像天主那样成为圣洁的,像我们的兄长耶稣基督那样成为无瑕疵的,做被爱的子女,大家组成一个没有民族、肤色、语言界限的大家庭,这是有所人的终向,因为天主只有一个,他是每个人的父亲
多尼泽蒂神父1882年1月3日生于巴西的巴伊亚(Bahia)州,父亲因喜爱音乐,便给他起了这位音乐家的名字。多尼泽蒂作为本堂神父从1909年起从事繁忙的福传活动,并将之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
在扮演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兄弟、姊妹的角色上,我们或多或少有不称职的时候,需要得到怜悯。众所周知,就算我们没有作恶,也总会在行善上有所疏漏。而「我们的匮乏恰好成了宽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