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在主耶稣迈向耶路撒冷面对自己的苦难和死亡之前,祂问了门徒两个问题:“人们说我是谁?”“你们说我是谁?”
基督信徒子民的新福传,将在致力于普世性传教事业时得到启迪和支持(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2)。
她自母胎即蒙天主特恩,得以免染原罪,成为无玷者,成为人类救主的母亲。这是人类自原祖犯罪后,蒙受救赎的开始,也是最圆满的典型。圣母成为天主慈悲最好的合作者和见证者。
几乎耶稣的每一条教训和每一个比喻都在说明我们需要救主。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用高质量的祈祷取得救主对我们的垂顾。(全文完)
(《救主使命的通谕》32号),作为教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因为把元宝藏在地里的仆人,在审判时要受到耶稣的严厉责斥,“至于这无用的仆人,你们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
生活,永远带给我的是坚强,而苦难则是我意志的锻炼,如今沐浴在主爱的阳光下,一切的一切将会化为圣召之路的动力,鼓励我,帮助我勇敢地前行!生活,永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一切都是天主最奇妙的安排。
教宗为世界各地的苦难者祈求和平,特别关切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及非洲某些地区的冲突。教宗也勉励基督徒善度互相服务的生活,竭力做个不骄傲,随时乐於助人并尊重他人的人。
祢头戴茨冠鲜血淋淋,我贪爱华枕美梦沉沉;祢不避辛劳甘受苦难哟,我偶遇艰苦便焦躁不安,心绪不宁。唉,可叹啊!我的心已是冥顽不灵,但我知道祢的心也并非铁石铸成。
圣经一语道出嫉妒,乃是人生苦难与死亡的根源,魔鬼和嫉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魔鬼是嫉妒之母,哪里有嫉妒,哪里就有魔鬼,就有罪恶和死亡;相反,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天主,就有仁爱和生命。
在世界苦难之中,他们也曾祈求天主限制破坏世界和限制我们生活中的邪恶。这一崇尚人性的经文解释也编入了礼仪之中:在每一项礼仪中,惟独拜占庭礼仪除外,天主经的最后一项祈祷引申到了每一个人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