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能建设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感谢新加坡教会“有丰富的恩典、朝气蓬勃、不断成长,并与其他教会团体及宗教保持建设性的对话”。
这些看法犹如晨钟暮鼓涤荡着我的心扉,它让我对于教会的生活进行深刻的反思,也对自己的圣召和灵性生命成长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自我解剖与辨析。为什么我们的圣召会逐渐减少呢?
福音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要求人做出抉择,面对福音没有“中立”的路线。《默示录》中就已经警告过不冷不热的态度:“你既然是温的,也不冷,也不热,我必要从我口中把你吐出来”(默3:16)。
以全球的教会统计来分析,这十年来教友人数的成长率超过世界人口的自然成长率;教区神父和教区修士的人数也在成长中,但修道人士的总人数已减少了7%!
作为他人的看守人与另一种心态相反,就是将生命完全限于它现世的幅度,而不从末日的角度来展望它,以及在个人自由的名义下,接受任何伦理道德的抉择。
在圣神活水的浇灌下,在风浪和磨练中成长,大家手搀手,互帮互助,沐浴在主的爱里,成长在青绿的草地上。我记得第一次福传大会时提的口号是:学圣经、见行动、献爱心、传福音。
在被圣神充满的人们身上,圣神有如住在自己的宫殿中,恒常动态的临在,以他的德能傅抹他们,以他的灵感去推动引导他们,使他们成为传扬福音的仆人,也使教会不断地革新与成长。
2.在生活中善尽责任玛利亚和每一位母亲一样,在哺育小耶稣成长中,在操持家务时,也是全心付出,善尽责任。玛利亚和若瑟作为父母所遭遇的艰难超出了普通父母的经历。
堂区的每一个成员若能在信仰与爱德中共融,达到彼此认识关怀,互爱互助,成为一个充满兄弟之爱和喜乐的温馨的团体,不但可以保持已有的教友不断成长,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教外人加入。
但此时,他也已是七十岁的老人,就他一位神父,要到宁夏全境送弥撒、行圣事、寻找失散的羊群、落实教产;不久便在贺兰、下营子、鸣沙、中卫、银川等老堂口盖起了新的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