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什么外力催逼他非得这样屈尊就卑不行,而是他自觉自愿,因着本性的慈爱而同情怜悯我们这些即将陷入水深火热中的罪人,切愿以自己受苦受死来代替、来减轻我们因罪当受之罚,当受之苦;由此我们再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认识到自己罪的恶果
教宗方济各最近颁布的环境通谕《愿祢受赞颂》,提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持的整体生态概念,认为人类行为与天地造化息息相关,共生具荣。
岂不比死后受罚进炼狱、下地狱要幸运得多吗? 《约伯传》中约伯所受的那么多患难、痛苦,正是解释义人受苦之谜的范例。那是天主对他钟爱之人的试探考验。
平日里,我们背负着这些外壳,隐藏自己的情绪和内心,在外人面前刻意营造强大坚定的形象,而忽略了自己在上主面前,在耶稣基督面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弱不禁风的受造物!
它犹如受冲击的薄片的微光般闪耀着”。这是艺术家的使命:发现和揭示那隐藏的伟大,让它被我们的眼睛和心灵理解。同一个诗人在世上也曾听到一声“弹丸的回声”和一声“金子的回声”。
在经历人生的大灾大难之时,每次都是主在圣神的运作下助佑我,是我平安喜乐自由。由此,想写下一些经历,与主内同仁分享,并为主作证。儿时的召唤大概十岁时,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到地里拾麦穗。
保禄宗徒写道: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因为他于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我们,…又预定了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获得义子的名分(弗1:3-5)。
青年既受过教育,他们的品格既在幼时就受熏陶而养成善良的习惯、自治、节制,则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必如此。
现在,请您从宝座上以慈目垂视我,怜悯我这个极需要您助佑的人。(可静默片刻:默默或大声说出急需的恩典意向,或参考其他祈求意向模式。)
昔日,天主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以人的方式将救恩带给了门徒们;今天,主耶稣也通过基督徒、通过专职人士,通过每一位善心人士在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