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上主》一书由圣巴尔托洛一间隐修院的灵修指导神师撰写。这是一份可能追溯至17世纪的古代手抄本,收集的内容以拉丁文写在散页纸上,后来在费拉拉一个跳蚤市场被意外发现。
教宗指出,艺术家的生活经常是孤独且痛苦的,该协会的「挑战在于促使那隐藏在艺术家内的美展现出来,如此一来他们也能成为这份美的使徒,激发生命、希望和对幸福的渴望」。
沿着朝圣路线,在隐修院内外有招待所和医院,免费为穷人和朝圣者提供住宿。在罗马,接待活动是通过慈善机构进行的。在1300年第一个禧年后的3个世纪,接待机构已超过一百个。
只有一些主教团和几个隐修会要求使用“两年循环”的选读并得到许可。现在“两年循环”的圣经经文、教会的教父及作家的作品则向普世教会推荐使用。
教会也有为了整个教会,整个世界的福祉专务祈祷的隐修院的修士修女们。他们为教会和世界祈得多少十分宝贵的恩佑,只有天主才知道!天主降福他们!
教会的日课祈祷源于隐修院的时辰祈祷,在隐修院内,除开工作与睡眠,充分利用时间,每日七次祈祷,以呼应主耶稣所言“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和圣保禄宗徒所言“不断祈祷(得前5:17)”。
教宗说圣奥斯定对神修生活、对自我的奥秘、对天主隐藏在自我内在中的奥秘的专注,是史无前例的特殊现象,而且流芳万世,成为灵修的的巅峰。
魏祥权神父和爱心组到西坝看望生病教友并为他们施行终傅圣事慕道培训,筑牢福传阵地3月26日下午的慕道课上,陈神父系统地讲述了圣教会的发展历史、各教派的由来及其他各宗教的总体情况,又为大家播放了希腊阿陀斯隐修院东方礼的庆祝复活节视频
圣师伯尔纳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曾如此感慨:“在这个时代,我显得很怪,既不是纯粹的隐修士,也不是纯粹的在俗者:当我在隐修院时,我急切地渴望拯救人灵,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出去宣讲;可当我出去时,又会怀念自己的隐修院
目前有不少教友,修士,修女及神父,认为不需要划出一段特别的时间来专为祈祷。至于那些认为不需要祈祷的人自然更不在话下了。很多人认为直接与天主来往是没有意义的事,必须在与人的关系上找到与天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