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这是一个属灵的比喻——亚巴郎不是期待迦南地的城邑,而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参《默示录》21章),即神圣而永恒的城。
这句话也表达了保禄的坦然与坚定,他并不惧怕死亡,而是视之为进入永恒生命的起点。灵修反思:我们是否愿意像圣保禄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作为奠祭,全然奉献给天主?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如何?
在这至圣之夜,教会把复活之光交给我们,以免我们像某些人那样恼恨早知如此……,而是像某些人那样拥抱当下且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基督战争了死亡,祂与我们同在。
我在今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曾肯定地说:‘不论何时何地,当一个人接受真理之光的照耀时,他几乎会自然而然的走和平的道路’。这就是在真理中的和平。
周六烛光礼一周很快要过去了,星期六的晚间祈祷是烛光礼,意为要把基督之光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每人手持蜡烛,在歌声中赞美上主。烛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祈祷的气氛使人感动。
在四旬期内,我们预备再次经历逾越奥迹,此奥迹在我们整个生命中射下了希望之光,即使是它最令人费解、最痛苦的层面亦然。圣周的三日庆典礼仪,会再次把这救恩奥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总修院的神学科目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好在有哲学这个“婢女”作服侍,加以“启示之光”作向导,神学之奥是可以探讨的。
耶稣是“照世之光”,信从他的人,“将有生命的光。”(若8:12)耶稣制服一总压迫人类的黑暗权势。因他的死而复活,耶稣由天父领受全权,主管一总有血肉的人,无人能抗拒他,无人能扑灭他的光。
堂区副主任司铎李玉龙神父抱起复活蜡烛三次高唱基督之光,众教友回答感谢天主,并从复活蜡烛引燃手中的蜡烛,整个堂院广场烛光闪闪,熠熠生辉。段主龙执事高唱《逾越颂》,宣报基督复活。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我们基督徒家庭应该通过祈祷、彼此相爱的见证,将基督之光带给身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