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开始的时候,通常有二分钟默祷,接着唱几首大家所喜爱的赞美诗,然后由主领人读一段经文,并述她个人与这段经文有关系的属灵见证,再由大家公开讨论这个题目。
每个主日我们结伴去教堂;每年圣母月,我们都会组织去青阳、佘山朝圣;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读圣经、唱圣歌。12年来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教友,回了家乡还利用学到的技术,开店创业。
在参加完今年夏天举办的司铎培训班之后,我倡导教友们每天读一章圣经,从神父开始做起。每天早晨自己向天主作一个祷词,把这一天献给主,为你所需要的一切感谢主。
关于作者:刘运动(1977-),男,河南鹿邑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和历史地理学。
对这本书何光沪在《读书》杂志上撰文,发表了“这个世界需要爱!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这篇文章,对年轻学者的学术见解给予肯定)。 这样就触及到文化融合的问题:不同的文化之间能否形成一种融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就是主教一生的真实写照,我对主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他人生中给我们做的最后一台弥撒,那天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读福音时字都看不清了,后来是一位修女帮忙他读完了福音,
后来朱培贤神父来了,号召我们读圣经,但由于忙于世俗,让圣经在书架上睡了好几年。后来万神父再次提醒我们,于是我从2010年5月开始读圣经,至2011年6月读完一遍。
1920年2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一村1933—1940年入山东兖州奥德小修院1941—1942年济宁岱庄圣心大修院读哲学二年1943—1946年济宁岱庄圣心大修院读神学四年1947年4月13
连续性的平日圣经选读,若因节日、庆日或特殊庆典而中断,司祭可将本周要读的全部圣经,置于眼前,然后决定是否将略去的那篇与另一篇合并,或只读那较为重要的几篇。
与众多教堂不同的是,西山本笃院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格局,很多细节上融合了中西方元素:中国情节的青砖青瓦、朱柱红梁、飞檐雕窗、楹联匾额;以及西式的圆窗,回廊等等.....大概设计者有着推动天主教义中国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