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在沙窝串堂口,月信的奶奶诚恳地要求我写信让月信去备修院。我不答应,小月信大哭起来,闹得我既无奈又好笑,于是乎我慈心大开,当场写信让月信去大名备修院。
因着吴会长的善表,后来房东一家老老少少全都领了洗,另外还有许多村民加入了教会,成了拥有上百教友的堂口。几年后,更在村里建起了一座教堂。无论何种环境,一个人的善言善行,都会改变人的生命。
那天的时间确实是有点紧张,中午还得赶到一个堂口做弥撒。一下车,我一路小跑来到售票处,想着弟弟那急性子,要是买不上票,他还不把我给吃了。买票后,我便匆匆去赶车做弥撒。
心中的悬念不由而生,正好一位堂务秘书长阿姨要说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她要求我们进入圣殿时要遵守纪律并布置了堂内有关纪律情况,然后就为我们举行感恩圣祭,与我们一同参与感恩祭的还有一位修士、堂口热心教友及圣佳兰修会的七位修女
相对来说我们村是比较大的一个堂口,100多教友,神父常住那里。养病期间,闲暇无事,经常去教堂,慢慢地对我们的本堂神父有了一些了解,受神父的影响我自己也有了一些改变。
孙志杰领洗后,心火非常大,和妻子积极参与堂口的各项活动,致力于福传,在范家圪堂区河东片区发挥了骨干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有十多位教外人领洗入教。
在我们小店教友的小房子里,进堂的人数一年翻了一番,堂口的确有一点起色,可这就够了吗?我们学会服从了吗?神父曾三番五次鼓励通读圣经,可是有几个文化人细听?
在返回堂口的路上,我们一行几人,乘船顺流而下,长江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农家房舍的袅袅炊烟,都是那么美不胜收,汩汩的江水也让我的心情舒缓了不少。
偌大的一座教堂硬是没有向教区或别的堂口伸手求援。神父将一些有实力、有名望的教友及社会人士加以开导、沟通邀请进来,为教堂无私地奉献。
这让王学琴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信仰一下子冷淡了下来,不再进堂,不再祈祷,堂口安排她做事也拒之千里,选择逃避。圣经上说:天主鞭打他所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