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为2025年4月2日的公开接见所预备的教理讲授
2025-04-08

(路19:5)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日我们继续默福音中耶稣与一些人的相遇。这一回,我愿意关注匝凯:这段故事为我特别亲切,因为它在我的灵修旅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教宗接见女修会团体:世界需要慷慨的女性
2025-09-24

这些行为使人回到奉献生活的“根源”,“无论是在默生活还是在使徒工作中”,皆是如此。

1999年:教宗发布第85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文告
2013-01-28

爱德,在其爱天主与爱近人的双重实质中,总括了信友的伦理生活。它在天主内有其根源和目的」(50号)。  「你应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肋十九18)。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2024年9月1日)
2024-08-27

故此,借着基督的救赎,我们可以在望德中默人类与所有其他受造物之间的精诚团结。

司铎如何树立良好形象的思考
2014-06-16

三、让教友最欣慰的事情今日教会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既有社会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的冲突与挑战,也有教会自身的角色定位、伦理评判、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歧与碰撞,教会正经历着比过往任何时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日本宗教团体面临城市化的经验
2013-09-12

第三,教会里面偏于强调伦理lun2li3,部分教会不重视分享跟神的遭遇等信仰奇迹。许多信徒最重视通过圣经得到人生的指南,忽略在外面传福音的重要性。因为教会偏于强调个人怎么得救,使得教会不断缩小。  

基基团:堂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仰生命体
2025-07-15

中国很多发展好的教区或堂区都有各种形式的基基团,不仅组织信仰活动,更成为推动社区改善(如争取清洁饮水、改善卫生条件等)的重要力量,是堂区乃至教会“社会伦理教导”(TheSocialDoctrineoftheChurch

耶稣会士在华教育及伟大的天主教教育家和政治家 —— 马相伯的启迪
2020-09-25

蔡元培倡导的北京大学新课程旨在一方面塑造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个性及品格,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艺术、科学、文学、军事学科、伦理、美学和其他学科的透彻了解。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丙年)
2025-09-17

在以色列的盟约伦理中,这是严重违背《梅瑟法律》的行为,如《申命纪》15章所强调照顾弱小、年穷、寄居者、寡妇。灵修意义:这节经文是先知对社会罪的控诉。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第十九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13-02-27

这景象,就是要求我们默想圣伯多禄所写的∶「你们是因他的创伤而获得了痊愈」(伯前二24)。天主子受难,死亡,但却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