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妮卡的面纱和埃德萨之图在中世纪享有盛誉,东正教由于更保守和集权的制度,耶稣的长者形象很早就固定下来,而在天主教的管辖区内,少年版和长者版的耶稣像,乃至好牧人的耶稣像,都共存了几百年,但由于这些圣物出现,长者版才成为主流
然而另一方面,不祭祖(至少不以某些传统方式祭祖)也参与了基督徒的身份建构,使一部分信徒感到能够在一个并非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社会中标定自己的信念。值得关注的是问卷下的留言。
在以自由、民主和法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也已经退却到现代商业性文化浪潮的边缘地带,不再享有社会主流话语的文化力量。
提两个建议:首先,“信德”能不能将来在新媒体方面有所突破,包括视频的制作,因为文字对年轻人不太好接受,是否有可能从视觉角度给他们精神大餐。也可以推出系列的小短片、短剧等等。
可是像在埃及,侮辱宗教是犯罪行为,而且国家一直牢牢控制着几乎所有媒体。身处这样的环境,很多埃及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公民一样,有时很难理解,西方国家言论自由的原则。
2013年7月11日,金桂琴的《身边的“活圣人”——金凤志神父》一文刊出,不但受到海内外教会媒体的关注报道,而且也引起了一些神长教友们的关心支持。
首先,一般媒体头版头条关注的都是些悲剧和丑闻,但是许多司铎所面对的并不是这样。第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文化日趋世俗化,在今天,世俗的观念认为宗教团体的日常生活充斥着强迫和束缚,毫无乐趣。
天主教会的立场,得到澳洲圣公会悉尼主教及东正教会主教支持,并于同日在全悉尼教堂内公开宣读该份牧函,并在公开媒体上发表每个教会的申明。
图为2005年4月23日,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本笃十六世在他的第一次观众与媒体见面会上。
有关新教宗方济各的生平事迹以及就任教宗后的言行,各种媒体的报道已经成篇累牍,笔者无意续貂;本文仅简介阿根廷天主教的,特别是和政府关系部分的历史,以及近年来的快速成长,提供读者们参考并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