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说:“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稣向祂的宗徒们讲到祂面对的受难、死亡与复活,那时宗徒们还无法明白,因为他们的信德仍不成熟,仍然被世俗的思维逻辑所束缚。”
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问题,所谓信耶稣乃是指相信耶稣是天主,可是在逻辑上,这是很奇怪的事。如果耶稣基督是天主,我们信不信他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至少对天主而言,多一个信他的人又有何意义?
我们解释了许多次这不是我们的逻辑,但是当地居民由于某些团体的例子而不相信我们的解释”。
普世友爱与生态皈依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采纳不同于战争逻辑的观点。教宗坚称,“以非暴力的方式克服冲突、对抗贫穷和新形式的奴役”是知识的共同财产应被导向的目标。
我们的社会过于屈从于市场逻辑,一切都可能会遵循利益的规则并且追求利润。在这样的社会里,志愿服务是希望的预示和标记,因为它证明了要首先为最有需要的人白白付出、多加关怀和提供服务。
比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会议、意大利主持的七国集团峰会,以及二十国集团峰会等这些所有的场合中,教宗“强烈呼吁人们重新发现希望,摒弃暴力和滥用职权的逻辑”。
阴谋的逻辑是一种肿瘤教宗引用《宗徒训诲录》的古代文献来阐释为圣座的服务,其中规定:执事应是主教的耳朵和嘴巴,以及他的心灵和精神。
因此,世界的秩序并非没有理性,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有个伦理道德逻辑,有个共同的基本原理必须尊重的。这些伦理道德逻辑和共同的基本原理铭刻在人类的良知中,是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沿着诱惑者的逻辑,其实,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是什么都可以做的,没有底线,只要达到目的就好。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吃掉”其它东西和其他人。然而,主耶稣基督的生命逻辑却是天父,就是时时寻求天父的旨意。
从这个视角看,‘中心’与‘边缘’辩证法,呈现了独特的形式,即福音的形式,符合天主的逻辑:从边缘出发抵达中心,为的是再返回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