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ivinisnominibus,IV,13:PG3,712)天主之子将自己与我们合而为一,甚至承担起我们犯错的后果,身受苦难,世上还有比这更「疯狂的情爱」(卡巴西拉斯N.Cabasilas,《在基督内的生命
每当犯错时,就想起她教诲我要做一个天主悦纳的小孩……她的慈和严,教会我永远做一个温良的人。点滴积累,让我走出阴霾的天空。
说实在点,这是一个莫大的挑战,要人去接受、信任一个软弱、善变、常会犯错的「人」,将自己的一生交托于他〔她〕,确是件毫无保障的事。
有自卑感的人,很怕别人说他作得不好或犯错。可是,一个人有了神恩之后,并不见得立刻会运用它来为人服务;他通常要经过一段学习的过程才能善用神恩;在其间,他也可能犯不同的错。
哲学家康德说:人内心有一个想知道一切的冲动,以至于我们面对神时,也想把神弄个底朝天,将神大卸八块,解剖研究,搞个一目了然,这就犯错误了。在天主眼里,不看我们知道多少,而是看我们顺服多少。
不过我感到自己虽然重复犯错,但天主对我的态度却是:任何时候,只要你回来我身边,我还是一样爱你。这么多年来唯一不变的是主从来没有遗弃我。感谢天主的保守和恩赐,信仰路上让我日渐成熟。
同样的,面对身边软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基督徒也不应该学习世俗的做法,“一棍子打死人”,“一次犯错,终生不再用”等只专注过错,却看不到新希望的人生观!
而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个朝圣——朝向天国的历程,只不过我们常常在圣贤道上犯错,以至于不能活出主的样子来,但主的大爱始终都在包容我们,他并不要求我们做个完美主义的人,只要求我们在主的爱中
罪恶,对于任何人都是罪恶,即使是教宗犯罪了,犯错误了,也不会因为他是教宗而使其言行成为“圣善的”或“对的”。
人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世界,在那里为有困难的人没有空间,对犯错的人没有慈悲,对遭受痛苦的人没有同情,办不成事。